高淑華
高淑華

台灣美好聖地



高淑華

台北 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中華民國第三個設置的國家公園,前身為台灣日治時期成立之大屯國立公園(1937-1945)。位於臺北近郊,行政區域包括臺北市北投區、士林區,新北市的萬里區、金山區、石門區、三芝區、淡水區一帶;地理上則屬於大屯火山彙區域,1985年9月1日公告計畫,1985年9月16日成立管理處,轄內面積經過三次通盤檢討,至2013年為11,338公頃。
台灣土地 蘊含驚人「能量」!
中國老祖宗的智慧 被現代科技知識蒙蔽
更新: 2005-05-17 5:53 AM 標籤: 能量
【大紀元5月17日訊】想吸收大自然的好能量,台灣人不必遠求,經荷蘭科學家亞柏(Jaap Van Etten)證實,台灣這塊土地,蘊含著較世界知名的美國能量城亞利桑那州瑟多那市(Sedona )更高的能量,極有可能取代每年擁有百萬遊客的瑟多那市,成為另類療法的國際觀光勝地!
強調人類與大自然結合重要性的亞柏,以他特殊的工具探測棒及計算方式,為台灣這塊土地檢測能量,銅質的探測棒透過順時鐘或逆時鐘旋轉的方式,除了幫助判斷何處有地穴點,還可以告知該處地穴點的能量類別及大小,適合用來進行那一種治療及能量的提升。

台灣土地能量 世界第一
以探尋地穴能量聞名國際的荷蘭生物科學家亞柏近日應自然風文化邀請來台,進行個人國際巡迴之旅的第11站,經過連日來測試北台灣包括陽明山竹子湖等地,意外發現台灣土地所展現的驚人能量,躍居他所測試國家的第一位,極可能成為世界各國中最適合用來進行靈性治療的地方。
台灣的公園,蘊藏世界罕見的治療能量!亞柏利用探測棒發現,台北市好幾處公園,土地能量驚人,尤其是南港公園,能量指數最高,只要民眾常常散步,配合冥想(靜坐),就能吸收大地精華,提升免疫力,達到身心平衡的階段,效果比森林浴還要好,民眾測試後也嘖嘖稱奇。
台灣有許多地點就測到5千公尺以上,光是台北市的公園,大安森林公園測到5千公尺,地穴能量好,榮星花園也一樣,有免費的高能量釋放,最驚人的還是南港公園,居然蘊含1萬6千公尺,也就是說,在南港公園待1小時,勝過森林浴一整天。

另類療法寶地
所謂結合地球能量的治療方法,對大多數的民眾還是個新鮮的話題。早在1980年代,美國瑟多那市被靈療界人士發現擁有極強的治療能量後,每年吸引百萬遊客前往,遊客們趨之若鶩,就為了吸收那個城市特殊的地穴能量,達到治療病痛、提升能力及平衡身心靈的目的。
亞柏很訝異,他在家鄉荷蘭測得的能量值半徑是2千5百公尺、美國瑟多那市是4千公尺,但陽明山上的竹子湖及新竹北埔一處有機農場的能量值半徑竟高達5千5百公尺,遠高於他所從事研究的德國、比利時、東非、秘魯、墨西哥、波多黎各等10個國家,至於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龍山寺也測得了3千多公尺能量值,野柳女王頭旁更測得人類靈性溝通最高層次的能量。

中國老祖宗的智慧 被現代科技知識蒙蔽
長期從事丹道研究的中研院文哲所教授李豐楙指出,透過探測棒找尋水源、礦脈或能量的方法自古就有,中國人練功也喜歡到能量強的地方;亞柏的探測法確有存在價值,但必須小心運用。在台灣,這類「經驗法則」的研究仍被視為旁門左道。
中華技術學院生物科技中心教授楊乃彥,擁有前中研院史語所教授宋光宇相贈的尋龍尺,特別前來與亞柏交流。
楊乃彥說,中國老祖宗使用的尋龍尺與亞柏的探測棒原理幾乎一樣,他感嘆,現代人被所謂的科技知識蒙蔽,不只老祖宗智慧未發揚,也失去了與大自然結合的本能。 中國人風水師使用的羅盤,到南港公園測試的結果居然一樣。中國地理風水協會理事長張旭初:「羅盤在這裡搖晃的就不一樣,羅盤指針感受到能量,搖來搖去,這一塊能量旺的地方,就靠近公園籃球場這塊草地。」
其實,絕大部分的動物都有與大地連結的能力,地震、海嘯來時可以得知訊息並快速逃命,但人類反而失去自我療傷與保護的本能。
曾發表○環能量測試的中華民國能量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鐘傑則以磁場解釋,地球本身是個磁場,人或物質也有磁場,只要兩者充分結合,提升自我力量並不困難。

尊重自然即是愛護自己
想吸收大自然的能量,台灣人習慣透過所謂的森林浴或氣功等方式,但人們可能不知道,要吸收好能量、提升身心靈的健康,還得懂得挑選具正面能量、符合個人需求的地點。
「人們對土地的傷害及電磁能的過度運用,都會破壞大地蘊含的原始能量!」亞柏透露,這正是為何他在高度開發的西歐國家所測得的能量值半徑只有1千公尺的原因。經過他來台將近3週的探勘,他認為台灣中央山脈富含的森林資源,與台灣特殊地形地脈使得能量線綿密,極可能是台灣土地富含高能量的兩個主要原因。
台灣從事能量推動與研究的學者專家認為,能量探測中西方早有歷史,但進行國際間、系統化研究,荷蘭科學家亞柏的確是先驅。
亞柏不只是為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帶來可喜的能量訊息,更重要的是,他提醒人們在嘗試與大自然能量結合前,必須先懂得愛護台灣這塊福地、並試著透過靜心修養找回人類原始的本能。
引述來源
 
高淑華

南投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位於台灣南投縣中部,是由交通部觀光局規劃與管理的一座國家級風景特定區,原範圍以日月潭為中心,北臨魚池鄉都市計劃界線,東至水社大山之山脊線,南側以臺21線省道與水里鄉之都市計畫為界,2011年再納入埔里鎮、集集鎮與信義鄉等3鄉鎮部分區域,總面積約為1萬8,100公頃。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簡介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全台最大的淡水湖泊,故日月潭有人稱為『海仔』或『水社海仔』;因潭景霧薄如紗,水波漣漣而得名為『水沙連』,四周群巒疊翠,海拔高748公尺,面積116平方公里,全潭以拉魯島(光華島)為界,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輪,所以改名為『日月潭』,潭面景像萬千,為出色的天然大湖,921大地震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帶來重建的契機,震後景點升格再現日月潭光華。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遊日月潭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於2014年,被觀光局列為適合銀髮族出遊的熱門風景區之一,以「車程短、走得慢、吃的軟、看的久」等主打訴求,強調養生、樂活、自然、無障礙,規劃「慢活悠遊之旅」行程,鼓勵長者出遊體驗不一樣的國內旅遊。遊日月潭可選擇搭遊艇、健行、騎自行車等方式,在日月潭共有水社碼頭、伊達邵碼頭、朝霧碼頭、玄光寺碼頭等四個公共碼頭,一般遊湖行程大約需二小時左右,您有可在碼頭租用手划船與知心伴侶倘佯在日月潭的湖光水色浪漫一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近年來規劃了幾條自行車悠遊的路線,其中以『環湖公路』為最佳,環湖公路全長約33公里,建議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再搭配延途各個景點作為親子休閒一日遊,不但可以健身,又可悠閒的瀏覽體會日月潭好山好水與美麗風景;日月潭環湖公路有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兩種環湖方式,『順時針環湖方向』係緊鄰潭邊,以欣賞月月潭潭面的湖光水色為主,但在安全上因在路的外側,所以也較逆時針方向危險;逆時針環湖方向因對向來車會阻擋到視線,故延途也較無法隨意欣賞日月潭潭面的湖光水色。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旅遊景點
◎向山遊客中心:以擁抱日月潭為意象,讓建築與自然環境共生,兼具遊客中心與風景區管理處等兩項機能,建築物本身流暢的線條、湖水綠、草坪青、蔚藍的天空、清水模灰色簡約等元素,因日月潭晨昏晴雨、四季遞嬗而有不同的景色及美感。
◎伊達邵碼頭:與日月潭纜車僅900公尺,是日月潭4大碼頭之一,原為邵族主要居住地,舊稱德化社,後規劃周邊整併為占地328坪的逐鹿市集,提供日月潭在地農特展、原住民料理、手工藝術品。
◎日月潭環潭自行車道:曾被CNN旗下生活旅遊網站CNNGO評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之一,單車漫遊是貼近體驗日月潭美景、周邊景點最推薦的旅遊方式,可自由調整行程、賞看日月潭美景與沿岸人文風土。
◎水蛙頭步道:步道位於大竹湖及伊達邵之間長500公尺、落差約60公尺的高架棧道,入口處有青蛙雕像及小客車停車場,終點為水濱的環狀動線,潭邊設置「青蛙疊羅漢」銅雕,也是水位升降的觀測指標,沿途林木、孟宗竹林、蕨類生態豐富,行走其中,生意盎然。
◎日月潭纜車:全台第一個BOT興建的纜車,全長1877公尺,起訖站位於日月潭與九族文化村,搭乘時間約7分鐘,提供高空瀏覽日月潭全景、便捷來往於九族文化村與日月潭之間交通機能。
◎拉魯島:位於日月潭中心,為日月潭分界,是旅客必遊之地,是原住民邵族傳說中祖靈安息的聖地,原本島上有座月下老人亭,因921大地震與長期波浪侵襲導致面積減少,已將月下老人亭遷移至日月潭龍鳳宮,並將拉魯島規劃為原住民區域且限制外人登島。
◎文武廟:建於1938年、1969年重建,採中國北朝宮殿式建築,分為三殿供奉開基元祖、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及岳武穆王,後方大成殿供奉孔子等,儒道釋三教諸神同居一堂,規模龐大的建築,在日月潭高山碧水的映襯下,更顯氣宇不凡。
◎慈恩塔:位於青龍山頂,於民國60 (1971) 年元月完工,塔頂高度達海拔1000公尺,為日月潭最高點,從慈恩塔最高層的塔頂瞭望,可看見拉魯島(光華島)、玄奘寺與慈恩塔皆同在一條中軸線上,採中國寶塔式建築,共分九層。塔頂兩層之建築,為王太夫人靈堂,環境清幽,並設有石桌、石椅可供人休憩。
◎梅荷園:原是一個憲兵營區,設有長廊式涼亭和桌椅,擁有居高臨下無障礙的廣闊視野,向下望可欣賞廣闊的日月潭潭面,還可看見遊客搭乘遊艇不時穿梭;另闢有石階步道可步行到湖邊。
引述來源
 
高淑華

嘉義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位於台灣嘉義縣東部,是由交通部觀光局規劃與管理的一座國家級風景特定區,設立於2001年。其範圍涵蓋了位於阿里山鄉、仍由林務局經營管理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並且擴大至附近的梅山鄉、竹崎鄉和番路鄉一帶的知名風景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自然生態資源豐富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成立於2001年,範圍涵蓋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及瑞里、豐山、太和等漢人村落,以及鄒族的達邦、山美、茶山等部落,行政區域橫跨了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及阿里山鄉等四個鄉。因為山脈呈現倒U型的缺口,因此在夏季不會阻擋西南季風的吹拂,加上高俊山勢影響之下,平均氣溫約攝氏10度左右,涼爽的氣候也成為夏季避暑的絕佳去處。而在秋冬之際,東北季風挾帶豐沛水氣影響之下,翻越阿里山脈後在山谷中形成阿里山著名的雲海。而阿里山是一個橫跨熱、暖、溫、寒四帶的高山,在其中也孕育著豐富的自然動植物生態,也是遊客做客阿里山不可錯過的主題之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
阿里山全區海拔位於1400至2600公尺之間,年平均溫度攝氏10度左右,在加上豐沛的雨量,使的阿里山上森林綿密無隙,宛如是一座森林的故鄉。且由於阿里山橫跨熱、暖、溫、寒四帶,生長其中的群樹更是包羅萬象,熱帶林以相思樹、山黃麻和構樹為主,暖帶林則以樟、楠、楓和殼斗科植物為主,溫帶林則以阿里山五木鐵杉、台灣扁柏、華山松、台灣杉與紅檜為主要分布,寒帶林區以台灣冷杉為主要,其中以溫帶林區的紅檜原始林最受到矚目,也是舉世知名的。除外,還有一種特稀有的植物「台灣一葉蘭(Taiwan Pleione)」,農委會於1992年成立「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而大片森林所散發出豐沛的芬多精,使遊客漫步其中可以享受有益於身體的天然SPA。
阿里山森林鐵路有70多年歷史,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火車站到海拔2216公尺的沼平車站歷經3.5小時的車程,由於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緻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於自然博物館。尤其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難忘的經驗。
阿里山絢爛奪目的日出以及氣勢磅礡的雲海及晚霞,也一直是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的原因。而阿里山觀賞日出的地點是在祝山。儘管在清晨時分,仍可看見許多遊客不畏冷冽的溫度起個大早守在山頭,各個引頸期盼都只為捕捉火紅色的日出景色。而當夕陽西下,晚霞之景也就烙印眼前,不同於日出的大器,晚霞帶來更多的是寧靜之中的美感,給予遊客不一樣的感受。落日時分在海拔兩千多公尺的山頭,與身邊的好友家人一同靜靜的享受這份遠離塵囂的愜意,該是所有遊客不應錯過的選擇。而盤繞在阿里山的雲海層層疊疊,自眼前一望無際的延展出去,在日出及落日時分各自呈現不同的風貌。雲海最常出現在秋季,當有冷鋒過境之時,其雲海之勢更顯壯麗。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面積廣大,最為人知的莫過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西靠嘉南平原,北界雲林、南投縣,南接高雄、台南縣,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全部屬於國有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遊樂區內許多著名的景點如姐妹潭、慈雲寺、受鎮宮、貴賓館(蔣公行館)、樹靈塔、高山植物園、塔山斷崖、石猴、三代木、受鎮宮、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檜、高山博物館及眠月支線鐵路也是到阿里山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西部廊道地區
西部廊道地區包含太平、太興、龍眼、碧湖、文峰、金獅、人壽、瑞峰、瑞里、太和、來吉、豐山等區。各地區皆有其特色景點,沿線的景致宜人,例如文峰村的大坑步道與觀音瀑布風景區即是遊客聚集的熱門景點,非常適合觀賞日出、雲海、雲瀑,置身於雲霧繚繞的山林中,宛如踏入仙境一般,因此獲得台灣黃山的美名。而瑞里村的千年蝙蝠洞為燕子崖上部地層的廷伸,岩面上形成蜂窩似的洞口,是昔日蝙蝠棲息的場所,故稱為「蝙蝠洞」。岩壁長達200多公尺,綿延的景緻令人嘆為觀止。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鄒族文化部落
嘉義縣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主要的居住人口以原住民「鄒族」為主,從台18線石棹進入169線南段,即可抵達鄒族北四村,依序為樂野、達邦(含特富野)、來吉和里佳。而在嘉129縣道上則有三個鄒族部落,分別為山美、新美和茶山,統稱為南三村。鄒族目前總人口數約有7000多人,族人生活賴以狩獵為主,但也常利用周遭容易取得的材料,憑藉著雙手製作日常生活所需的各式器物。阿里山每年都會定期舉辦「阿里山鄒族生命豆祭」,生命豆祭即為傳統婚禮,而生命豆是鄒族傳統美食,因其生命力極為強韌,在惡劣環境中仍能成長,所以取其生生不息、強韌的生命力意涵,作為傳統婚禮的象徵。
引述來源
 
高淑華

屏東 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在戰後時期第一個成立的國家公園,成立於1984年,隸屬內政部營建署,下設管理處。全境位於屏東縣、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陸地面積約18,084公頃,海域面積約15,206公頃,合計近33,290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熱帶,為台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
墾丁國家公園簡介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成立於1984年1月是我國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國家公園,所處位置三面環海,東鄰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是台灣本島唯一熱帶區域的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的地理環境
墾丁國家公園是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面積廣達33268.65公頃,陸地範圍包括龜山至紅柴台地崖與海濱地帶、龍鑾潭、貓鼻頭、南灣、墾丁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等區域;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海域等區域。

墾丁國家公園的生態資源
墾丁國家公園具有奇特的地理景觀、豐富多變的生態、特殊罕見的海岸林帶的植物群,依國家公園法規分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一般管制區等五種管理分區;其中生態保護區又細分為陸域生態保護及海域生態保護;陸域生態保護區共有五處為香蕉灣、南仁山、砂島、龍坑及社頂高位珊瑚礁生態保護區;海域生態保護區分別為海生一、海生二、海生三及海生四生態保護區等共四處。

墾丁國家公園的熱帶景色
墾丁公園擁有熱帶樹種一千多種,為台灣第一座熱帶植物林,也是世界八大實驗林場之一;墾丁國家公園分為植物景觀與人工建築融合的遊賞區域、特有的地形景觀和植物景觀、原始珊瑚礁雨林帶等三處,其中原始珊瑚礁雨林帶並未對外開放,遊客切勿自行闖入。

墾丁國家公園旅遊名勝
最特別的是墾丁國家公園境內每年還有大批候鳥自北方飛來過冬,數量之多蔚為奇觀;海底的珊瑚景觀更是繽紛絢麗,為墾丁國家公園中的勝景之一,替墾丁國家公園妝點出卓絕風貌;還有許多特殊景觀例如茄冬巨木、人工湖、石筍寶穴、銀葉板根、觀海樓、仙洞、一線天、垂榕谷、棲猿崖等旅遊景點非常值得遊客一遊。
更多資訊請參考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引述來源

高淑華

就是愛

高淑華傳愛

全球傳愛大使